徐水区:人工智能让学生在“玩”中畅享别样课堂 |
发布时间:2024-12-30 信息发布人:管理员 |
机器人编程、机器人搭建与操控、VR全景智能体验……在徐水区日新学校,这些“科技范儿”十足的人工智能课程已融入日常教学,近3000名来自城乡的中小学生在“玩”中畅享别样的魅力课堂。 学生在模拟竞赛场地练习操控机器人。白天龙 摄 “从去年开始接触机器人搭建和编程等课程,让我感觉到‘高科技’并不是想象得那么遥远,是触手可及的。”该校九年级学生贾昊优说,人工智能课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,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融入课程实践,思维也变得开放、活跃。 “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课程,小学低年级侧重感知和体验,以启蒙教育培养兴趣,比如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简易的机器人搭建课程,从拼装和体验加杰特手臂入手,引导他们认识、感知、体验人工智能,培养思维能力、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;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的机器人搭建、无人机组装、操控、编程等课程,则进一步让人工智能融入学生的学习日常、思维习惯,深入理解机器识别及其成果应用。”日新学校人工智能创客教育骨干教师王爽介绍,学校建有5个信息技术教室、2个创客教室、2个VR教室、1个平板教室、2个报告厅,并配备4名信息科技专职教师和6人组成的人工智能创客团队。据介绍,王爽毕业于上海电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,曾在深圳从事IT行业多年,近年返乡在日新学校任教。 日新学校校长周洪斌称,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“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,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”的要求,充分利用硬件设施,加强人才培养,尝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,因地制宜、因材施教,逐步推动人工智能创客教育发展,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,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。目前已初步形成“兴趣切入—社团推进—全员普及—学科融合”梯度模式,并计划开展科技日活动、举办人工智能竞赛,通过组建竞赛队伍、权威竞赛参与、中小学贯通融合互动等途径,不断强化校园科技氛围、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良性发展的校内生态体系,争创人工智能创客教育示范校。 来源:保定晚报 |
[打印本页] | [关闭窗口] |